共谋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发展 | 海洋中心专题研讨会圆满举办

分类: 综合新闻 发布时间:2025-08-28


共谋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发展

海工基础专题研讨会-2025圆满举办


       由香港理工大学温州技术创新研究院主办的“2025-海工基础专题研讨会”于8月22日至26日在温州圆满落幕。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雷、温州湾新区党工委委员、温州湾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智猛出席会议现场并致辞。本次研讨会以“科技筑梦、温港同行”为主题,聚焦海上风电、油气平台、海洋观测站等重大海洋工程的基础结构技术前沿,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及施工企业共七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复杂海况下基础结构的响应机制、设计优化、性能评估与工程应用,共绘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发展新图景。



聚焦前沿议题 共话技术挑战

       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海洋资源开发向深远海拓展,海洋工程基础结构在软弱地基、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与耐久性问题日益凸显。本次研讨会围绕“海上风电基础荷载特性”“风-浪-流耦合分析”“吸力筒与重力式基础优化设计”“地基工程特性影响”“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健康监测与标准规范”等八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研讨会专题报告期间,剑桥大学梁东方教授分享了“模拟土、水耦合的无网格计算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浙江金风科技李德明高工报告了“浙南地区后桩法稳桩平台”的工程实践;墨尔本大学田英辉教授探讨了“大型螺旋锚作为海洋风电基础的挑战与潜力”;中交三航院陈佳莹高工回顾了“洋山深水港建设中的工程技术创新”; 澳门大学周万欢教授介绍了“大直径盾构隧道下穿近海构筑物的多源立体感知与风险管控系统”;浙江永安工程机械林登董事长分享了“大型海上工程打桩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浙江理工大学顾晓强教授、深圳大学石修松教授、汕头大学沈水龙教授等也分别就小应变特性、本构模型、学科融合等方向作了精彩报告,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讨论热烈。




汇聚高端智力 搭建产学研平台

       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会议特别设置了“温州本地企业交流”环节。8月24日,与会专家走进浙江永安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和浙江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实地考察生产一线和研发中心,直观了解海上风电设施及大型打桩设备的制造工艺与应用场景。考察过程中,学界关于无网格计算、本构模型、螺旋锚基础等最新研究,与企业在施工工艺和设备研发中的实践经验形成了有益碰撞,围绕科研成果如何转化、产业需求如何反馈展开了热烈讨论。此次交流不仅让专家们切身感受到温州海工装备产业的发展活力,也为未来联合攻关与产学研合作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总结交流成果 促进校地协同

       在大会主要议程圆满结束后,8月25至26日,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博士、博士后学者们专门开展了内部交流与总结。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海工基础专题研讨会内容充实,学术与实践结合紧密,不仅开阔了科研视野,也加深了对行业前沿问题的理解。同时,通过走进企业和聆听专家分享,香港理工大学本部的青年学者对温州技术创新研究院在科研布局、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的工作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认识,为今后校地之间的持续合作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契机。


发挥平台作用 服务区域发展

       作为温州湾新区重点引进的科技创新平台,香港理工大学温州技术创新研究院始终致力于推动海洋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应用。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更是研究院服务地方产业、汇聚创新资源、提升区域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未来,研究院将继续依托香港理工大学的学术优势,深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合作,推动更多原创性成果落地转化,为温州打造海洋经济创新高地、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贡献科技力量。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金石路999号创新创业新天地2号楼5-6层
电话:0577-88818018
版权所有 香港理工大学温州技术创新研究院 Copyright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58099号-1
首页
顶部